有朋友问:HIV 艾滋病抗原抗体测试的窗口期是多久?两个月前被手术刀割伤了,事后没有服用阻断药。请问艾滋病病毒的抗原抗体检测窗口期大概多长?六十天后测试出来的准确率有多高?在网上看到许多地方声称窗口期可能长达三个月,那请问两个月阴性有多大的可能转阳?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啥?被手术刀割伤了,那应该是“外科”了,题主是医生吗?
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医护工作者外科手术过程中被手术器械划伤了或者针头刺伤了(needle stick injury),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一般要看情况,立刻进行紧急处理,可以让台下巡回护士帮忙查看病人的报告单有没有血源性传染病,伤口的话也要马上进行处理,脱掉手套,查看伤势,可以按照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理原则进行操作:
(1) 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洗被污染局部;
(2)污染眼部等黏膜时,应用大量等渗氯化钠溶液反复对黏膜进行冲洗;
(3)存在伤口时,应轻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4)用 75%的酒精或 0. 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一般来说,外科手术前,病人都会进行一系列的相关传染病检查,包括:甲肝、乙肝、艾滋病、梅毒,这是为了保护医护工作者的需要。如果发现病人是 HIV 病毒感染者,发生了职业暴露,还需要立即上报医院,并尽快的服用紧急阻断药物(PEP)。
当然发生了职业暴露,不一定会感染 HIV,服用紧急阻断药物是为了预防最坏的结果。
至于题主的情况,虽然没有服用阻断药,但很幸运,窗口期后检测为阴性,已经可以完全排除艾滋病感染的可能了,下面来简单的讲一讲:
2019 年版《艾滋病及艾滋病毒感染诊断标准》中关于“窗口期”有很明确的表述:
窗口期 window period
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
注:在窗口期内的血液已有感染性。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 3 周、2 周和 1 周左右。
那是不是有人窗口期会更长呢?或者三个月后再“阳转”呢?
其实,三个月“窗口期”指的是第 1 代和第 2 代的检测技术,当时的检测技术不仅要求窗口期更长,而且检测的准确度还没有现在的高,现在的第 3 代抗体检测,第 4 代抗体抗原检测,还有核酸检测(NAT),国外还提出一个第 5 代检测,这些检测手段筛查艾滋病“窗口期”已经大大缩短了。
还有人纠结“左右”的意思,这么说吧,高危行为之后两周或三周的抗体或抗体抗原检测结果综合判定为阴性的时候,绝大多数(即大于95%)的疑似感染案例都能够被检测出来。
对于一些“疑似”或“不确定”案例,2-4 周后可以用同样的或者不同的检测方式进行一次复检,复检的结果为“阴性”时可以完全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
对于一些极个别的情况,比如发生了明确的职业暴露,服用了阻断药,则“窗口期”会相应的延长,虽然有研究称服用阻断药不会对“窗口期”造成影响,但为了保守起见,通常要求:
发生 HIV 职业暴露后立即、4 周、8 周、12 周和 6 个月后检测 HIV 抗体,一般不推荐进行HIV p24 抗原和 HIV-RNA 测定。
所以说,保守一点,抗体检测 6 周,抗体抗原检测 4 周结果是完全可信的。
如需购买试纸,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天猫店试纸购买入口”。
需要更多帮助,欢迎关注公众号《恐艾知识局》。